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

【高二基下 遺傳】

今年我又教了一次高二基礎生物  第一次期中考 考第四章
終於脫離高一基礎生物 明年就是108課綱了 
為了避免自己提早遺忘這個感覺 所以就記錄下來

一.如果覺得學生應該有國中得先備知識 : 其實學生早就忘記了 所以就不要設定學生有
    尤其是中等程度的學生 
 
大腦專注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
要建立這個模組 學生必須在20分鐘內很專心  才有可能形成一個好的組塊
所以上課收手機大概只能算是一個終極方法
我都使用勸說的方式  說明大腦在學習新東西的連結
大腦的學習模式  學習新的東西 需要一些組塊  如果沒辦法處在25分鐘的專注模式
一不小心又跑去發散模式  就沒辦法友好的連結和區塊 
 
二.一節課只能講三個重點 然後最好是一個大重點就好
1.等位基因: 基因這個詞孟德爾當時並沒有提到  這是1900年後的事情了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科學史能講到前因後果 
2棋盤方格法: 學生常常使用,但是根本不知道分開寫的字母叫  做" 配子" (但是孟德爾其實沒有用棋盤方格法呈現 熱愛數學他使用二項式  而這方法龐尼特發明的棋盤方格法,學生因為有國中的概念所以接受度也很高 也不是沒有優點就是很清楚地呈現) 

三 基因轉殖的技術  要講多少? 
      孟山都的影片、沙佛番茄 



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

十二年國教自然科領綱筆記與課程手冊筆記

將課綱的筆記心得記錄於此
國教院自然領綱: https://www.naer.edu.tw/files/15-1000-10469,c639-1.php?Lang=zh-tw
自然課程手冊: https://www.naer.edu.tw/files/11-1000-1590.php?Lang=zh-tw
自然科學核心概念的三個主要
1.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
2.自然界的規律現象作用
3.自然界的永續發展
高中新增「 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」 4學分必修
其中可以分成兩個部分
1.探究學習內容 : 著重科學探究歷程 然後又可以歸納為四項
(1)發現問題
(2)規劃與研究
(3)論證與建模
(4)表達與分享
2.實作學習內容:例如觀察、測量、資料收集與分析
注意課程設計的時候未必要有固定步驟與順序,可依主題和實作活動採循環或遞迴方式進行
最主要有兩個不同的地方  在九年一貫強調的認知情意和技能
在十二年國教則是強調核心素養
核心素養」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
所以這裡12年國教是強調學習重點
而所謂的學期重點分成: 1學習內容  2.學習表現 彼此互為裡外
在自然科的領綱裡寫的學習重點有三項
1.科學核心概念: 就是所謂的學習內容 ,也就是科學知識基礎等
2.探究能力: 就是學習表現 還可以繼續劃分(見下表,圖片來自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)
3.科學態度與本質就是學習表現的部分  (見下表,圖片來自十二年國教自然領綱)
學習表現架構表

【高二基下 遺傳】

今年我又教了一次高二基礎生物  第一次期中考 考第四章 終於脫離高一基礎生物 明年就是108課綱了  為了避免自己提早遺忘這個感覺 所以就記錄下來 一.如果覺得學生應該有國中得先備知識 : 其實學生早就忘記了 所以就不要設定學生有     尤其是中等程度的學生    ...